昨天傍晚聽婆婆說巷子口早餐店的小妹妹送醫急救的事情真的把我嚇出一身冷汗
原來是因為小妹妹吃餅乾噎到,但是照顧者阿公阿嬤都不懂哈姆立克法,無法第一時間幫小妹妹排除梗塞物
阿嬤情急之下還用手指頭伸進去小妹妹的喉嚨試圖幫她把餅乾挖出來
使用這種錯誤的操作方式的後果就是阿嬤的手指頭被小妹妹咬到腫的像香腸
而梗塞的餅乾也因為被口水浸溶整個變成一團糊越梗越深,越梗越牢
一來一往的時間消耗下,小妹妹已經開始缺氧,據說臉色都開始發紫
這時阿公阿嬤想到隔壁小學裡面找醫護人員求救但是卻因為是端午節學校根本就沒有人
幸好住在巷子後頭一位平時是在醫院上班懂得急救的鄰居剛好昨天上晚班,出來看到這個情形立刻幫小妹妹急救
多虧了他的幫忙,救護車到場的時候小妹妹已經恢復呼吸,也會哭了!
當然為了謹慎起見還是上了救護車到醫院去給醫生檢查!
這件事情真的快把我嚇死了,今天老公去買早餐回來我還特地問了一下有沒有看到小妹妹
聽到老公說,小妹妹看起來很好,活蹦亂跳的,心裡覺得輕鬆多了
但是也深深覺得情急之下錯誤的處理方式真的是會害死人!!
昨天要不是好運碰到會急救的鄰居,臉色已經開始發紫的小妹妹很有可能就此....
雖然不是我的小孩但是真的是想到就覺得好恐怖!!
所以剛剛特別去網路上搜尋了幼兒急救的圖解
大家真的要好好記住!
盧英仁醫師指出,被異物或食物噎到,最常卡在支氣管,症狀包括咳嗽、喘、呼吸聲減少;其次是卡在喉頭或氣管,症狀為咳嗽、吞嚥困難、喉頭疼痛、有哮鳴聲等,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應鼓勵孩子用力咳嗽,若無效,則應速就醫請醫師取出。急診科醫師田知學提醒,一旦有無法出聲、呼吸困難或身體發紺時,應立即採「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氣管窒息過久,造成永久性腦部傷害,甚至死亡。
這樣做

別給軟Q食物
盧英仁醫師指出,臼齒約在1歲半至2歲半才會長出,因此2歲半以下幼兒,最好避免給予太硬、一口就可吞入大小或質地軟Q不易嚼爛的食物,包括小熱狗、饅頭、丸子、果凍、硬糖果、口香糖、瓜子等。
學起來
有危險立急救
盧英仁醫師指出,若發現幼兒被異物噎到,出現呼吸困難、嘴唇或臉色發黑、手摸脖子、無法說話,甚至意識昏迷,此時須立即採「哈姆立克急救法」,以預防異物噎住氣管過久而死亡。依患者年齡、意識清醒與否,急救方法分成3種。
SOS1
1歲以下嬰兒

SOS2
1歲以上及成人
若患者是成人或大於1歲以上的幼兒,且意識清醒,急救者站立於病患背後,一手握拳,拇指和虎口對準其肚臍與劍突中間,劍突即介於兩塊肋骨中間那塊胸骨最下緣處,另一手包住拳頭並握緊,兩手快速向內向上方向連續用力擠壓5下。重覆數次直到異物排出並漸能呼吸。

SOS3
意識已昏迷者
若患者意識不清、已昏迷,讓病患仰臥平躺於地上,急救者跨坐其大腿,兩手上下交疊,十指可互扣亦可不扣,重點是手腕跟手掌跟要出力,手掌置於肚臍與劍突中間,快速往下施壓並往前推5下,重覆數次直到異物排出並漸能呼吸。